在中文裡,一句「我知道了」可以應對千百種情境。然而,當我們學習日文時,會發現這句話的表達方式遠比想像中複雜,就算用google搜尋也常會看到各種說法而感到困惑。從朋友間的「わかった」到商務場合的「承知いたしました」,不同的詞彙代表著不同的尊敬程度與語氣,用錯了可能會讓對方感到被冒犯或覺得您不夠專業。本文將深入剖析日文中最常見的幾種「我知道了」的說法,包括「わかりました」、「瞭解しました」、「承知しました」與「かしこまりました」,幫助您在具備相關知識後,都能在各種場合下使用最精準、最得體的日語。
核心差異:是「理解內容」還是「接受指令」?
在深入探討各個詞彙前,必須先釐清一個根本性的差異。日文在表達「知道」時,會區分您是單純理解了某件事的內容(I understood),還是聽取並接受了某項指令或請求(I acknowledge and will comply)。
理解內容 (Comprehension): 當別人向您解釋一件事情,例如老師講課、朋友分享資訊,對方想確認的是「您聽懂了嗎?」。在這種情況下,最適當的回應是「はい、わかりました」。
接受指令 (Acknowledgement): 當上司交代任務、客戶提出要求,對方期待的回應是「我收到了,會照辦」。這時就必須使用「承知しました」或「かしこまりました」等帶有敬意的詞語。
混淆這兩者,是許多日語學習者常犯的錯誤。舉個簡單的例句,例如,當上司詢問「關於這個專案的說明,你理解了嗎?」,您應該回答「はい、わかりました」。但如果上司說「明天早上九點前完成這份報告」,您的回答就應該是「はい、承知しました」。
從日常到商務:「我知道了」的四種級別
我們可以根據禮貌程度和使用對象,將常見的「我知道了」說法分為四個主要級別。
級別 1:基本用法 – わかりました (Wakarimashita)
這是最基礎、最通用的說法,由動詞「わかる」(理解、明白)變化而來。
語意:重點在於「我理解了你所說的內容,我明白了」。
對象:通用於各種場合,對平輩、朋友、家人使用「わかった (Wakatta)」即可。在職場上,對同事或關係較親近的前輩使用「わかりました」是安全的。然而,當上司或客戶在下達明確指令時,使用這個詞會顯得不夠正式,僅僅表示「我聽懂了」,卻沒有傳達出「我會遵從」的意涵。
級別 2:同輩或對下屬 – 瞭解しました (Ryōkai shimashita)
「瞭解」這個詞在日劇或動漫中非常常見,但它在商務場合的使用上卻有嚴格的限制,並非所有「瞭解了」的情境都適用。
語意:帶有「收到、明白狀況」的感覺,類似英文的 “Roger that”。
對象:嚴格來說,這個詞是用於上對下(如主管對部屬)或平輩之間(同事之間)。部屬對主管使用「瞭解しました」是非常失禮的行為,因為這隱含著一種上級審核、認可下級的意味,會讓聽者感到不悅。可以把它想像成軍隊中長官對士兵說「瞭解!」的感覺,有時也會簡化成「瞭解です」。
級別 3:對上司或客戶 – 承知しました (Shōchi shimashita)
這是商務日語中表示「我知道了」的標準且必學的用法。
語意:不僅表示「我聽懂了」,更重要的是傳達出「我接受了您的指示、要求或訊息,並將據此行動」的謙遜態度。
對象:適用於對公司內部的主管、前輩,以及對外部的客戶。這是表達尊敬與專業度的安全牌。
進階用法:「します」的謙讓語是「いたします」。因此,若想表達更高的敬意,特別是對公司外部的客戶或非常高階的主管,可以使用「承知いたしました (Shōchi itashimashita)」,這是非常有禮貌且專業的說法。
級別 4:最高敬意 – かしこまりました (Kashikomarimashita)
這是敬意程度最高的說法,表達了畢恭畢敬、樂意遵從的態度。
語意:源自動詞「畏まる (Kashikomaru)」,原意是「在身分高貴的人面前恭敬地正坐」。因此,這個詞帶有「謹遵吩咐」的深刻意涵。
對象:最常用於服務業,例如餐廳店員、飯店人員對顧客的回應。在一般企業中,則可用於對待極其重要的客戶,或對公司的社長、會長等最高層級的人物。它的禮貌程度甚至略高於「承知いたしました」。
用法比較總結表
日文說法
漢字/假名
禮貌程度
主要使用對象 (說話者 → 聽話者)
核心語意與情境
わかった / わかりました
分かった / 分かりました
★☆☆☆☆
朋友、家人、平輩、下屬
單純表示理解了對方傳達的資訊或說明。
瞭解しました
瞭解しました
★★☆☆☆
下屬、平輩
上對下或平輩間確認狀況,表示「收到、明白」。
承知しました
承知しました
★★★★☆
上司、前輩、客戶
下對上的標準用法,表示接受指示並會執行。
承知いたしました
承知いたしました
★★★★★
上司、客戶 (特別是外部)
「承知しました」的謙讓語,更加恭敬、正式。
かしこまりました
畏まりました
★★★★★
顧客、社長等最高層級者
最高級別的敬語,常用於服務業,表示「謹遵吩咐」。
補充:表示「同意、許可」的「了承」與「承諾」
另外有兩個詞彙「了承 (りょうしょう)」和「承諾 (しょうだく)」,雖然也和「知道、同意」有關,但它們通常不是用來回應指令的。
了承 (Ryōshō):指「理解並同意、許可」,通常是上位者給予的。在商務書信中,常會看到「ご了承ください」,意思是「希望您能理解並同意(此事)」。
承諾 (Shōdaku):比「了承」更正式,帶有「答應、承諾」的意思,常用於契約或正式的約定上。例如:「上司の承諾を得る」(得到上司的同意)。
常見問題 (FAQ)
Q1: 我不小心對日本主管說了「瞭解しました」,會怎麼樣嗎?
A1: 對方可能會認為您對敬語不熟悉,或者覺得您有些隨便、不懂禮貌。雖然不至於造成嚴重的後果,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影響您的專業形象。建議瞭解正確用法後,立即改用「承知しました」。
Q2: 「承知しました」和「承知いたしました」在使用上有嚴格的區分嗎?
A2: 「承知いたしました」是「承知しました」的謙讓語,敬意更高。一般來說,在公司內部對直屬主管使用「承知しました」已足夠。而當您代表公司與外部客戶溝通,或在非常正式的書信、場閤中,使用「承知いたしました」會顯得更加丁寧和專業。
Q3: 如果老師上課問「皆さん、わかりましたか?」(各位,懂了嗎?),我應該回答「はい、承知しました」來表示尊敬嗎?
A3: 不應該。這是一個典型的「理解內容」情境,老師是在確認您的「理解度」,而非下達「指令」。因此,最正確且自然的回應是「はい、わかりました」(是的,我明白了)。
總結
日文中的「我知道了」絕對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替換的詞彙。掌握其背後的敬語關係與使用場合,是日語能力從初級邁向中高級、從日常溝通走向專業商務的關鍵一步。請記住一個簡單的原則:思考您與對方的關係。對朋友用「わかった」,對同事用「瞭解しました」,對上司和客戶用「承知しました」,面對顧客則用「かしこまりました」,這樣就能大幅減少失禮的風險,展現您對日本文化的尊重與理解。
資料來源
關於「わかった」「わかりました」的商務用法【TERA外語 …
想知道「我明白了」的日文怎麼說,以及實用例句。
「日文用法總整理!」 日文當中的「我知道了」,隨著場合和 …